1057
1274
4634
管理员
美国财政部长珍妮特·耶伦在1月22日表示,“美国联邦债务的潜在违约将会给美国经济和国债市场带来一场自找的灾难” ,“债务违约将引发美国主权债务评级下调,削弱美元作为全球储备货币的地位,并可能造成一场美国金融危机”,耶伦称目前“市场可能会非常担心美国是否会支付债务利息及账单”,但目前没有迹象表明共和党人或民主党人愿意让步。
为此,美国财长耶伦已经就债务上限问题再次致函国会,称财政部已经从1月19日开始动用债务上限特别措施避免违约,并“暂停发行和兜售美债”,一直持续到6月5日。
分析认为,这有可能在6月初之后的某个时候会颠覆美国金融和国债市场,届时美国可能会违约支付义务,而就在美国财政部暂停发行美债使得救助自己债务的能力被削弱之际,作为具有国家背景的全球央行大买家们却正在远离或减少美债投资。
据美国财政部1月19日最新发布的国际资本流动报告TIC显示(美债数据会有两个月的延迟惯例),2022年11月,虽然,外国私人投资者对美债需求也出现增长,但包括全球央行和主权财富基金等在内的全球官方机构却出现连续第10个月抛售美债。
在美国财政部报告披露的前38个海外主要美债持有者中(持仓规模超过310亿美元),包括日本、英国等在内的大部分美债债权人均在11月增持了美债,在前十大海外美债持有者中,只有中国和持仓排在第六位的开曼群岛减持了美债。
数据显示,中国保持连续三个月大幅抛售美债的状态,截至2022年11月的三个月内,共大幅减持了1018亿美债至8700亿美元(78亿、558亿和382亿),仓位降至2010年5月以来的新低(具体细节请参考下图红线部分),而自2021年11月以来,中国更是净抛售了占仓位20%比例的美债,共合计2108亿美元,约合计1.4万亿人民币。
美国财政部的报告表明,2022年11月,中国所持有的美债仓位降至8700亿美元,且保持连续三个月创下2010年5月以来新低的状态,而自去年5月起,中国所持美债仓位已经有连续七个月低于1万亿美元,目前,中国仍为仅次于日本的第二大美债持有者。
TIC报告显示,日本增持了178亿美债,打破了此前连续四个月抛售合计1581亿美债的状态,使得日本所持美债规模升至1.0822万亿美元,但持仓仍为三年以来的低水平,目前日本是唯一一个持有万亿美元美债规模的国家。
不过,分析表明,虽然,日本央行在1月18日无视市场押注,排除了短期内退出超宽松货币政策的可能性,但随着日本央行开始失去对其金融体系的控制,一向擅长制造意外的日本央行很可能会突然转向鹰派,以震慑美元,再次制造袭击美国金融珍珠港事件,这也使得华尔街担心日本在接下去仍会继续重手抛售美债以捍卫日元和日债收益率。
1月19日,多位美联储理事们重申支持将目标利率尽快提高到5%以上,尽管通胀有降温的迹象,圣路易斯联储总裁布拉德预计利率区间将需要上升到5.25%-5.50%才能实现通胀目标后,表明2023年美债收益率、美元利率会升至5%的范围,这些都预示美债面临的最大尾部风险,将经历更多动荡,料将加快了全球央行远离美债的速度。
美国印钞厂一角
这也使得美国财政部在1月18日举行的320亿美元2年期美债拍卖创下历史纪录的惨淡交易数据,特别是美国债务即将达到限额之际。
下面这张根据美国财政部历次公布的国际资本流动报告的数据汇总图表也在印证上述逻辑,数据显示,自2020年以来,全球央行加快完成了从美国国债和债券的最大买家变成了最大净卖家的转身,呈现减少投资或远离美债的状态。
据美国金融网站ZeroHedge在1月19日的跟进报道中分析称,随着美国利用高通胀环境加大美债投放量,试图更快对冲其发行债务成本负担,这相当于美国国债已经出现渐进式隐性违约,这也使得长期美国债券正在失去优势,这将使得日本这个美债基石级别的大买家在2023年度可能仍会继续存在大幅抛售7000亿美元规模的可能。
自美联储去年加息以来至2022年11月,全球央行已经净抛售了7369亿美元的美债,这与他们的黄金储备增长形成鲜明的反差,比如,在此期间,日本更是抛售了高达2100亿的美债。
很明显,作为美元核心载体的美债已经资不抵债,只有被高估的美元指数在苦苦支撑,没有黄金支持,这表明作为全球资产价格之锚的美国国债相对传统避险资产的黄金来说变成一种风险资产的波动性在延长。尽管,美联储和美国财政部都认为能控制美元和美国国债的价值,但货币历史告诉我们,他们控制不了,美联储更是无法印刷黄金。
按美国财政部长珍妮特·耶伦在1月22日的讲话就是,“美国联邦债务的潜在违约将给美国国债市场带来一场灾难,是自找的,是一种非常不负责任的做法“,甚至表示“在美债面临被清算日到来之前就可能会产生严重后果” 。(完)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Archiver|手机版|转载文章说明|niugoo.com ( 京ICP备19006189号 )
GMT+8, 2024-12-22 13:56 , Processed in 0.062500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